当前位置:
坚守调解第一线 发挥余热为人民——专访《甘肃调解》总编辑 解放
发布时间: 2021.07.14 | | 分享到:


本期邀请嘉宾


《甘肃调解》杂志总编辑  解放



(点击图片观看视频)

   

坚守调解第一线,发挥余热为人民

香港卫视专访《甘肃调解》杂志总编辑 

解 放

 

      解(xie)放,甘肃省人大法工委退休干部。曾参与近百部法律、法规、民族自治条例的立法工作。退而不休,现担任中国卫生法学会副秘书长、甘肃第三方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副主任、《甘肃调解》总编辑及几家大学兼职教授、硕导,积极参与普法、人民调解和公益活动。先后在中央、省、市级报刊、出版社发表过300多篇法学、新闻、文学类作品,荣获中国消费者协会“3·15”荣誉奖章、“陕西英才”、“甘肃省先进离退休干部”、“甘肃省畅谈展望活动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今天我们请到了解(xie)老聊一聊他作为一名老党员在观看建党一百周年庆祝大会后有什么感想,他又是如何履行入党誓词、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初心。


      人民调解,是拱卫和谐社会、维护群众权益的第一道防线。退休后在这条防线上,我一干就是十多年,其中有诸多艰难困苦、委屈伤心,但更多的是,医患握手言和的欣喜、医院平安的欣慰 …….践行了一名老党员为人民服务的初心。

      热心暖语通宵调解,为医患纠纷提供“缓冲带”

      2011年初,解放坚辞了不少企业的聘请,欣然接受了甘肃第三方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聘任,成了全省首批医疗纠纷专业调解员。医调委是依法成立、独立于卫生行政部门、医院之外、受司法行政机关指导的人民调解组织,需要具有丰富的法律和纠纷调解经验的人士方可担此重任。“忙了大半辈子,一退休还闲得不自在。当个调解员,能把积累多年的法制工作经验派上用场,为群众做点事,也算是老有所为吧!”解放如是说。省医调委的邀请,给他退而不休、发挥余热打造了平台,使他焕发了朝气和干劲,他高兴地说:“老解又有用武之地了!”


      2011年初夏,解放受理了一起轰动一时、十分棘手的医疗纠纷:一位肺癌患者入住某医院仅半天就病故了,患方认为是医护人员抢救不及时造成的,遂与院方发生争议,聚集二十多人,在医院门诊大厅挂挽帐、搭灵堂、烧纸钱、自设发电机、放哀乐,极大地干扰了医院正常工作和群众就医。当地政府、卫生、司法、公安等行政机关解决不了,甚至派来几十名特警也都束手无策。


      解放和老搭档、老党员杨连荣接手后,一面赶赴现场与患方对话,了解情况;一面和省医调委的医疗鉴评专家反复研究了医患双方提供的患者近期就医检查报告、住院病历等材料,认定患者身亡是其癌症恶化导致的,与医院治疗行为没有因果关系。于是,两位老调解员三上家门、20余次耐心倾听患者家属的宣泄和哭诉,摸清对方的心结并反复普法释理、规劝说服。“有的人认为这是唠叨、是胡搅蛮缠,我不认同,应当让当事人讲话。”老解说,在耐心倾听中,可以发现一些解决纠纷的事实和重要的细节。历经47天,两位调解员以认真负责、诚心为民的精神打动了患者全家,不但主动撤去了灵堂、花圈、横幅,与医院达成了调解协议,还特意送来一面写着“为民着想,竭诚服务”的锦旗,向两位老党员表示感谢和道歉。


      一年深秋的一个傍晚,解放刚刚回到家,饭还没吃,委领导通知他们火速赶到白银市某医院处理纠纷。一位农妇怀了二胎,因有早产症兆入该院自娩一男婴。按当时的计划生育要求,分娩时为其做了输卵管结扎术。不料男婴出生后即夭折了。其父认为是助产师抢救不力让他绝了后,愤怒之下纠集了二十多个亲友,围攻滞押医院领导,并让助产师抱着死婴罚站了一天。解放和老调解员老党员张瑞兰赶到现场时也受到围攻,有人抱住调解员的腿撒泼,有人拍桌子谩骂,让他们滚回去。但是,解放和张瑞兰两位老党员坚持骂不还口,耐心和气地与患方释法析理,让患方领会到调解纠纷、维护权益必须依法办事的基本原则。随后,他们又积极协调医院从人文关怀角度,为农妇做了输卵管复通术,并免除了所有的医疗费用。经过二位老调解员一个通宵的不懈努力,医患双方终于在第二天清晨达成调解协议,化解了这起剑拔弩张的医疗纠纷。


      十多年来,甘肃医调委受理的第一起医疗纠纷、第一起当场调结的医疗纠纷、第一起夜以继日、通宵达旦调解的医疗纠纷、至今规模最大的医闹纠纷等均是经解放主调而成功解决的;甘肃医调委的第一面患者赠送的锦旗、第一面医院赠送的锦旗也是解放赢得的。他深厚的法治素养、专业的调解技能不仅收获了医患双方的认可,更让身边的同事钦佩不已,“解主任是我们的良师益友,经常在调解中给予我们专业的指导,每逢遇到一些疑难复杂案件,我们都乐意找他请教。”一些新入行的调解员更是深有感触。
 
讲课著书积极普法,为医患纠纷筑起“防火墙”

      每次看见那些围在医院内外闹着“讨说法”的患者亲友,历经世事的解放都感到十分同情。在他看来,这些患者亲友大都很朴实,但就是还没弄清楚事情跟医院有没有关系,就跑来“闹”,往往是费力耗时无结果。所以,他在做好调解工作的同时,把很大的精力投入到了义务普法工作中,力求从源头上遏制医患纠纷。为此,他毫不吝惜将自身的法学见识、调解经验传播出去,并将医疗纠纷起因及预防、处理适用的法律法规政策等编撰成《医疗纠纷处置概论》《医疗纠纷人民调解手册》《患者维权手册》等,还开全国之先河创办了反映医疗纠纷调解工作的专业性刊物《甘肃医调》(现改名《甘肃调解》)。解放和同事们还经常对全省的各类医疗纠纷案进行“会诊”,及时通过刊物、讲座等将相关问题向医院反馈,运用"以案说法”的方式,对医疗纠纷风险提出警示及合理化建议,有效提高了医院及医护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


      近年来,微信成了广大群众学习交流的大平台。他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条方便与医患交流又能广泛普法的新通道。因而,他立即开展了网上调解咨询活动。从医疗纠纷预防、法律法规适用、调解专业技巧、典型案例解析等方面对省内外的医疗机构、调解组织进行交流指导,把法治理念、调解经验传播到方方面面特别是基层工作站、调解员,为预防和化解医疗纠纷献策出力。此外,他还坚持每天不间断地发表原创或转发有关党和国家的重大政策、法律、时事的文稿、图片,更加形式多样地普法说法。每逢“患者权益维护日”“医师节”“护士节”等特殊节点,普法宣传活动现场都活跃着解放的身影,他深入浅出地宣讲维护医患权益的法律法规,把依法理性有效解决医患纠纷的途径和方法送给广大群众。子女亲友们都劝他:“再别忙了,该休息休息,享享清福了!”可他总觉得:“干些有益的事,忙虽忙,但充实。小车不倒只管推!”
 
      现在,甘肃医调委已成为甘肃省化解医患矛盾纠纷的主渠道。截至2021年7月31日,甘肃医调委已在全省14个市、州设立了15个工作站,受理了各类医疗纠纷8730起,经调解息诉590起,结案6704起,医患满意度一直稳定在96%左右,协议履约率达100%,医疗纠纷发生件数及烈度呈现出逐年递减的可喜态势。解放和甘肃医调委团队的共同努力为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打造平安中国、维护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